首页

飞鱼女王在线视频

时间:2025-05-28 10:17:39 作者:以“稳”提质促外贸 民企跑出“加速度” 浏览量:92707

  中新网南宁7月12日电(林艳华 张亚娴 蒋世杰)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12日介绍,近年来,广西积极开展生态产品调查监测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探索,在全国率先出台生态产品基础信息调查监测地方性技术文件,为探索推动生态优势“变现”提供技术依据和经验借鉴。

  日前,由广西自然资源厅组织编制的《广西自然资源生态产品基础信息调查技术指南(试行)》(以下简称《技术指南》)受到自然资源部关注,认为《技术指南》“开了全国先河”。

  据悉,为加快推动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,2022年8月,广西自然资源厅将桂林市平乐县作为生态产品调查监测试点,利用现有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,摸清试点区域各类生态产品数量、分布、质量等底数,建立生态产品目录清单,为编制生态产品基础信息调查监测地方性技术文件探路。

资料图:调查人员在平乐县实地核实生态产品类型和分布情况。张林摄

  作为技术支撑单位,广西地理信息测绘院以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为本底数据,充分发挥遥感技术优势,在试点区域率先建立“天空地人网”一体化综合监测体系,全面摸清平乐县1893平方千米的生态产品分布、范围、面积、数量等基础信息。同时,首次构建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向生态系统数据转换模型,建立县级生态产品基础信息调查数据库,完成各类生态产品实物量核算。

  试点期间,广西自然资源厅基于试点调查成果开展动态监测,初步建立生态产品调查动态监测制度,夯实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础框架。2023年12月,在开展大量实地调研、讨论、验证及专家论证基础上,该厅高质量编制《技术指南》,明确生态产品基础信息调查内容、调查方法、数据库建设标准、实物量核算模型等技术标准,形成一套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和技术规程,为推进生态产品交易、变现奠定基础。

图为广西东兰县江平月亮河长寿村。东兰县文旅局供图

  进入2024年以来,广西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工作中积极推广应用《技术指南》,指导河池市东兰县建立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和生态产品“一张图”数据库,编制完成东兰县林业碳汇能力评估、生态产品开发适宜性分析评价、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等报告,为破解生态产品“难度量、难抵押、难交易、难变现”提供依据,在推动生态优势“变现”上迈出关键一步。

  下一步,广西将依托《技术指南》,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核算体系,通过生态修复、碳汇调查监测、三维动态监测等方式,探索“自然资源+生态产品溢价”模式,给广西的山山水水贴上价值标签,推动“绿水青山”向“金山银山”转化。(完)

【编辑:张子怡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台风“小犬”来袭 厦门海上客运航线停航

因此,可以依据“三个区分开来”的原则,进行容错纠错、减责免责,不予、免予追责问责或纪律处分。至于暴露出的因公出国(境)审批管理方面的问题,应当通过推动健全制度、优化流程、创新机制等,从源头上消除隐患。

社会化共享用工概念暨数智化创新方案发布会在京举办

1981年,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,商务印书馆“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”正式开始出版,丛书收录的均为世界学术史和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。经过几代学人和出版人的呕心沥血翻译出版,“汉译名著”对奠基我国学术、开启新学科领域、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,是改革开放在学术出版和思想文化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。

让“罕见”被看见 西京医院开展“罕见病”多学科联合义诊

展览由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、四川省油画学会会长高小华担任学术主持,中央美术学院协同创新办公室主任、太庙艺术馆执行馆长岳洁琼担任策展人,分为“故土之恋、羊群之光、物语之忆、三色之彩”四个板块,共展出八十件油画作品和两件雕塑。

我国自然资源确权已覆盖武夷山、大熊猫国家公园等近百重点区域

虫情测报灯:利用现代光、电、数控技术,实现虫体自动远红外处理,能自动完成诱虫、杀虫、收集、分装。在源头抑制虫害发生,对虫害发展进行实时自动识别,并上传到云端管理平台,可为植保作业提供依据,科学精准施药。

沈竹林:加快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顶层设计

2023年3月,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《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》。方案印发之际,恰是十四届全国政协履职的开局之时。十四届全国政协的履职实践,无不基于扎实的调查研究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